残 · 源 · 缘

 记天津著名画家珅源先生的传奇艺术人生

                                                                            

                                                                            ▪ 刘金彪 ▪

  

 

 

      

姓名通神开机息


姓名学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以人物为目标,依据文字的音、形、义、意、数的原理,按照名学、易学、五行学、社会学、民族文化等的象、数、理、形、文化为依据,综合姓氏文化结合文字阴阳五行,并以名主的八字、预测者的感应,找出最适合名字并对其目标论证其特定吉凶与变化趋势。 


画家珅源,原名王珂,斋号又一舍。1956年生于天津,师从哈佩、孙瑞成。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华侨书画院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1996年进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多年来研习工笔动物和人物,尤为擅长绘画藏獒和虎。


王珂的“珂”字:形声。从玉,可声。本义:似玉的美石,白玛瑙。本为王家之美玉,只是“珂”字有“相克”之“克”、“坎坷”之“坷”、“沉疴”之“疴”等谐音字,似乎影响到了人体阴阳五行气场的顺畅与滞涩,正所谓“通则吉顺、滞则凶险”。


或许真的如此。1987年,那时王珂先生32岁,刚刚步入而立之年(其爱女刚刚一周岁多),他突患多发性脊髓马尾神经纤维瘤,自此,他的人生命运就像遭受一场噩梦,异于常人的痛苦、折磨开始肆无忌惮地困扰着他,青年王珂漫无边际的艰难旅程开始了。


家人、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一次次伸出温暖的手,帮他渡过难关。养病的日子里,在妻子田淑琴的鼓励、帮助下,王珂找出了很多画画资料,躺在床上翻阅,心中百感交集。和妻子商量后,他带着病,艰难地参加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三年的学习。从此王珂迈入了画画的殿堂,再也无法离开。


王珂面临着“一壑”要逾越!“一峰”要攀登!那就是病痛的这道深不见底的沟壑和那座高入云端的艺术巅峰!



千禧之年,人类跨越了新世纪,进入公元2000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王珂的恩师哈珮先生,意味深长的赐给王珂一个笔名:珅源!


“珅”者,玉也;“源”者,源头,来源是也。老师是让王珂去掉“沉疴”,换发精神,去积极探索宝玉的源头,去寻找事物的真谛!另外,念其谐音,珅源,“伸冤”也。一个英年才俊,不明不白的被病魔打入“深渊”,太冤枉啦!要伸张冤屈,但不怨天尤人,不抱怨,要自申其志,发奋图强!探得宝藏,找到真理,成就自我,自然“冤”伸!


王珂,不,珅源顿悟了!感谢恩师!珅源再出发!



兹吟诗为记:

                名号本为一字符,

                阴阳易变入迷途。

                恩师千禧赐珅源,

                神开机息绘新图。


病魔不唤扰自来

 

然而,珅源又要迎接更大的考验!面目狰狞的病魔“多发性脊髓马尾神经瘤”,无情地在他的身上蔓延。 


他必须接受颈椎和腰椎的大手术。 医生要将颈椎、腰椎下占位的杂质清理出去,须在20倍的放大镜下,用剥离棒将那一层像发丝般细的掌控人体下半身的神经网剥离开,哪一根神经有了差错,就意味着下半身的某一个部位丧失了功能。因此,即使医生再细心,也不能将那些杂质完全清洗干净,因为,哪怕一个小小的失误也有可能会导致病人的彻底瘫痪。一连十余年间,他竟然陆续陆续地作了六次大手术。其中, 腰部先后做了4次手术,颈椎部位做了1次手术,手术造成脊髓空腔,为了治愈,服用药物导致急性胃穿孔,又做了1次手术。


当他病弱的身躯一次次的被抬上手术台,仿佛将他带进了“鬼门关”。那些往往持续一整天的手术过程,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痛苦与煎熬的分分秒秒。每一次,在家人,兄弟姐妹以及亲朋好友的呵护下,他都能在阎王爷那里拒签生死簿,重新回到人间。


真是魔在慧心头!任凭你怎么坚守,病魔依然会冲破防线肆虐般地向珅源疯狂的袭来。由于多次手术而导致他腿脚麻木,脚后跟发炎了竟然不知道,只是一味地学习创作,后来病情忽然恶劣起来,肿到了膝盖,脚后跟都烂了,而且经常发低烧,医生诊断为骨髓炎,专家认为必须截肢,否则容易转为败血症。珅源的妻子苦苦地哀求医生,一定要保住他的腿脚,可是,医生表示无能为力。他们夫妻无法面对截肢这样残酷的事实,于是开始了到处寻医问药的艰难历程,终于在北京寻找到了希望,北京某医院的医生答应他们可以在基本治愈足疾的同时保住珅源的腿脚。



有感而发,作诗记之:

                病魔不唤扰自来,

                灯油燃耗火力衰。

                玉体难偷半日闲,

                柳暗花明又一寨。

 


浴火重生悟人生


当医生用温润的中药水为他清洗脚上的创伤时,他激动地哭了。医生的一片善心,让他看到了人生的希望,感觉到了人生的温暖,同时,也唤起他的创作冲动,他决心要用画画来报答所有关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


是的,古今中外许多大艺术家是在逆境中成长并取得成就的。


西班牙卓越的艺术家戈雅(1746——1828)“是世界画家中最包罗万象的人之一,他称得上绘画的莎士比亚 。”“他的画笔挥动了五十年,使他的一代人高兴,使后代人得到丰厚的遗产。”(【美】亨利·托马斯/达纳·李·托马斯著《世界名画家传》)他描绘人们各种活动的彩色图画——鲜明、颤抖和活泼的戏剧场面:游行、斗牛、盗窃、假面舞会、求爱、跳舞、宴会、野餐、散步、争吵与和解——简而言之,是十八世纪西班牙生活的全景画。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天才,却过着寄身异国他乡,颠沛流离的生活。戈雅晚年不仅双耳全聋,而且双目近于半瞎,但他仍然坚持创作和学习。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写道:“我就是视力和身体不济了……现在只是意志仍在支撑着我。”戈雅身居异国,但他的心始终怀念着西班牙,他坚信总有一天,乌云被驱散,噩梦的尽头将是灿烂的明天。


十九世纪法国画家梅里翁(1821——1868)的悲惨遭遇又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梅里翁的母亲是法国舞蹈家,据说他的父亲是一位有身份的英国人,但他从小就被双亲遗弃,在巴黎拉丁区过着无人管束的生活,靠双手养活自己。


梅里翁决心从事版画艺术的研究,他不顾贫穷的折磨、疾病的困扰,孜孜不倦地在铜板上作画,使版画艺术重新焕发光彩,最终梅里翁成为伦勃朗之后的又一位版画大师。但是,在当时即使梅里翁的版画出售价格便宜的令人难以置信,还是找不到一个买主,竟然连一块面包也换不到。梅里翁在饥饿的煎熬中身体日渐衰弱,导致精神失常,被人送进疯人院。出院后,他继续在巴黎作画,可叹命运对他丝毫没有怜悯之心,终于重新送进疯人院,并死在那里。


梅里翁死后,他的版画身价扶摇直上,竟然出现一千英镑买一幅梅里翁版画的惊人场面,这在艺术史上也是罕见的。遗憾的是,对梅里翁本人来说,这一切似乎都太迟了!


浴火重生后的珅源对自己人生的感悟是深刻而深沉的,他感到戈雅、梅里翁等世界级艺术家,虽然命运多舛,但他们坚持崇高的人生信念,虽然躯体遭受痛苦,可他们的艺术创造却闪烁着思想的光芒,并成为世间不朽的伟大艺术家。或许,这也是老天爷在考验我,更可能是在眷顾我!


犹如岩浆喷发,二十一世纪初期珅源的绘画创作进入了一个“井喷期” ,这正是一个人内心力量的释放!



在珅源沉甸甸的成绩单上,这样标注着:


——2001年-2005年在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韩国展中荣获金奖;国际文化交流香港展中获得金紫荆奖;


 


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中获最佳奖;第二届“相约湘江”中国书画(工笔画)交流展中获优秀奖。




——2006年在 中、日、韩、俄罗斯、美国,在韩国龙山举办的国际艺术书画交流展中,珅源参展的中国工笔画《虎》荣获了金奖。

——2006年工笔画《淇园逸趣》,被韩国乐天博物馆收藏,这是该馆收藏的第一幅中国作品。



——2012年11月24日,为 “庆祝天津市华侨书画院成立一周年”,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天津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在天津市华侨书画院举办了珅源的书画作品展。   



——2013年 天津名家书画作品网络联展——珅源个展在天津举办。


——2014年5月24日天津文联在天津举办《珅源、闪铭父女画展》。




这一连串的骄人业绩,无不证明珅源成功了!人们对他褒扬有加,可珅源却谦逊地说:“大家都说我人残志坚,其实我只想为残疾朋友树立一个自强不息的榜样。”


珅源更是怀着万分感激的心情面对媒体,深情地表示:“如果说我有一点点成绩的话,那也是在天津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怀下,在市侨办、市文联、市美协、市书协、天津美院、天津画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近年来,有关部门、机构为我免费举办了几次高规格的画展,还特别举办了专业水准很高的学术研讨会、作品拍卖会等,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还有你们媒体也是分文不取的宣传我、报道我,让我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这一切一切都让我心存感激,无以回报。社会各界朋友的大力帮助、关照,令我感到幸福、快乐,同时我内心也有几分不安。在此,我真诚地道一声谢谢!还要说一声抱歉,珅源给大家添麻烦啦!”



 有诗赞之:

             石中爆火灭万生,

             大物庞然无恐龙。

             福不唐捐信念力,

             浴火重生悟人生。

             



师恩如海授真经

 

虽然珅源步履蹒跚,却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疾速前行。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不凡的成就,除了自身努力之外,其恩师哈珮先生的影响和帮助,也是功不可没。


哈珮,回族,原名砚宾,号墨农,别署莲湖,苏州人,1916年生人。从黄佩华先生学诗文书画。后惠孝同先生自愿收其为入室弟子,并入中国画学研究会。中年定居津沽,列入著名书法家吴玉如先生门墙,研习书法。曾任天津书协名誉理事、天津市楹联研究所名誉所长、天津市和平区书协顾问、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民族书画研究会顾问之职,安徽省老子画院特聘为顾问。天津市美协、中华诗词学会天津分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众多书画名展,是天津书画界的泰斗级人物,生前为天津惟一一位湖社会员。


       哈珮先生七十多岁时因车祸致残一腿,后又摔伤了另一条腿,这样先生后十几年都是半仰着在床上看书睡觉,而且经常是因腿痛半夜醒来,再也无法入睡,只得以看书作诗打发,就像先生诗中所写“可奈灯昏人静夜,又听急雨洒窗花”!


       哈珮先生写字画画都是把纸放在一个小箱子上面,进行“挥毫泼墨”的,先生九十高龄还用八尺整纸通临汉碑十数种,谁都不会相信先生的这些书法作品是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写成的!著名评论家寒碧先生曾在《天津日报》撰写文章赞誉哈珮先生:“哈珮先生的画,多是富于书卷气的文人小品,以画松梅为主,淡于色彩,研究构图,雅有古趣。他的诗,得益于晚唐李商隐、杜牧及清人王士祯最多,走的是‘神韵派’的路子。至于书法,各体都曾深研,篆隶基于《散氏盘》、《史晨》等,变法很多;行草则致力于羲、献父子和李北海,洒脱不失凝重;楷书则随唐朝的碑帖,篆写不懈。总之是功力扎实,书路宽达。他不屑于把几套笔墨都局限在对旧有模式的依样照搬上,而是善于把自己的感情和感性化合其间,追求一种富于个性色彩的自然美、质朴美和节奏美。”


 

自学多年的珅源喜欢画人物动物,在画动物时他一直学习刘奎龄的画法,在他的创作中借鉴了刘奎龄的湿画法。自从拜哈珮先生为师,他的艺术发展和精神面貌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谈到恩师哈珮,珅源饱含着深情地说:“哈佩先生经常鼓励我。老先生身体也不好,当他看到我身体也不好的时候就经常鼓励我。老师经常说:‘你画的不错,只要坚持就行’。我也经常跟老师说:‘希望您多提意见,这样我就能提高了。’老先生把梁崎、萧朗、孙其峰几位先生的画给我看,给我讲解,当然我也看哈老的作品和书法。看过之后我就进行临摹、学习,之后哈老就对我的画反反复复的进行点评和修改、指导。一幅画经常临摹一两个月。” 



哈珮不但教授珅源其多年积累的艺术创作经验,先生亦因自身下肢残疾,而对珅源格外关照。他常对登门看望自己的珅源说:“我住的这个楼是旧式楼房,楼梯窒窄而陡,你上来时可别摔着!”哈珮先生广博的学识和平易近人的态度以及无微不至的关怀,给珅源以坚守绘画艺术的巨大精神力量。特别是哈珮先生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要求极高,这对珅源的思想影响颇深。珅源说:“正因为哈珮先生十分注重人格修养的提高,因此我书画创作的境界才不断升华,这一点,也正是我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此赋得诗一首:

            师恩如海授真经,

            读书识博事理明。

            阅历养气胸次深,

            画境自然超乎众。

 

 


 独占“獒”头铸精魂


珅源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交流活动,作品被海内外各界人士收藏。珅源所画的动物中,以虎和藏獒居多,他喜爱画动物,喜爱大自然带给它们的灵性以及它们在生活中带给人们的感悟。


因为身体不好他失去了很多和同行的老师们在一起交流的机会,养病期间,书就成了他学习的老师。2007年在住院期间, 一位病友的家属赠给他一本书,是杨志军创作的小说《藏獒》。藏獒的那种忠心护主,对自己守护的领地,那种责任感,对主人的忠诚、顽强的拼搏精神深深的打动了珅源。他感言道:“它们(藏獒)顽强的为职责而战,藏民们都非常喜欢它,称它们为神犬。它为了主人帐房和领地的安全,可以奋勇直前,就像军队对于国家的意义一样。我画藏獒也是为了表达那种真善美的情怀,其中有希望、祥和、忠贞不渝以及藏族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我不仅仅是喜欢藏獒,更喜欢的是藏獒的这种精神,也是为了传递一种正能量。”


他忘记了病痛,开始钻研藏獒的画法。他搜集了关于藏獒的各种资料,并多次到獒园近距离地观察藏獒的一行一动及其面部、体态特征,多次写生观察后,这些像虎非虎、像狮非狮的藏獒走进了他的画中。 他以《忠》、《诚》、《护》、《缘》为主题,形成四幅藏獒创作题材组图 ,作品整体展出后,引起了观众极大兴趣与啧啧称赞。


    


2016年12月,作为“名家绘画技法解析”系列之一的《藏獒绘画技法》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珅源的首部绘画研究著作。他在《序》中写道:“我自三十多岁开始,因身患重疾,数年中多次手术,导致行动不便。也许是身体的缘故吧,让我更加喜爱大自然,喜爱在大自然中自由奔跑的动物。”



“后来,我画藏獒,不仅是因为大家都喜爱它,更主要的是想画出一种气质、一种胸怀、一种精神,画出它的灵魂。同时,藏獒的忠诚和职责感,让我觉得做人也应该这样。这种亦真、亦善、亦美的品质,正是我所追求的。”




从技法上讲,动物画观念的超越会直接规范着表现手法,随之产生形式的变迁与技法的突破,促成个人风格的定位与形成。就像近代动物画家刘奎龄先生,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又吸收了西画的光感色彩等有益因素,创造了与众不同、超越古人的新画风。他对中国工笔动物画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



珅源在探索动物画的技法上很谨慎,通过嫁接重构,自然地将水墨、工笔、水彩、油画等其他门类艺术的优势纳入动物画的轨道,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博采众长,并采用了刘奎龄先生创造的湿画法。同时,他对生宣纸进行大量尝试后,发现皮纸有更强的表现力,色彩可以层层深入刻画,其沉稳厚重胜过熟宣纸色彩浮在纸面上的感觉,只要控制好纸面的干湿度,熟宣纸无法与之相比。在画面中,动物、背景任何部位都不用白色,充分体现生宣纸和皮纸的透丽。在表现皮毛质感上,极佳的丝毛技法是完全留白而不施一点白色,这种效果才能在皮毛质感与厚度之间保持其完全的透明性。



在探索藏獒的绘画技法过程中,珅源进行了许多大胆的创新与突破,并且他将这些成功的绘画经验透过这本书,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广大读者,特别是绘画初学者,实是功德无量矣!难怪观众们在他的《藏獒》作品面前目不转睛,驻足良久,相信是他们不仅读懂了藏獒精神,也一定读懂了画家的内心世界!


或许,在未来的书画艺术界,人们会将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黄胄的“驴”与珅源的“獒”并称,成为对中国当代美术史的整体记忆……


赞画诗云:

          万千纤毫写藏獒,

          筋张骨刚势气豪。

          忠诚护缘真情在,

          铸就精魂画品高。


 


笔贯“三气”绘大千


2014年10月14日珅源做客天津美术网,在与主持人交流时,珅源特别强调:“我画藏獒也罢,画虎也罢,都符合了我选择题材的三个要求,大气、和气和正气。”


珅源主张的“大气”,是为“形神兼备”之意。战国苟况《苟子·天论》云:“形具而神生。”



我们研究珅源的《藏獒解剖图》便可观察出他对藏獒解剖形状的精确描述:“1.头骨:宽阔厚重;2.明显的头峰;3.顿点:清晰;4.口吻:宽厚,呈方;5.背部:强壮紧绷;背线:平直无起伏;6.尾部:多羽状毛,向背部卷曲;7.颈部:弓形,粗大且带有鬃毛;8.上唇下垂;9.颈部喉上赘肉;10.胸部:适中宽阔;11.腹部:适中内收;12.前类腕关节:带有倾斜度;13.前足部:浑圆弓起;14.羽毛附毛;15.臀部:肌肉发达,胯部至后跗关节带有倾斜度;16.后跗关节:强壮、直立;17.内类膝关节:带有适中角度。”


显然,如果你闭上眼睛聆听按照珅源对藏獒的绘画形象描述,一个高大、雄壮、威猛的藏獒就会浮现在你的面前。这是因为珅源笔下的藏獒极具雕塑感,这完全基于他对藏獒的细致观察和精准把握。


 

不仅如此,他还提醒学习画藏獒的朋友注意:“尾巴不要拖到膝关节之下”“从头峰到顿点与从顿点到鼻尖长度相同或第二部分略短”“后脚拖后平行”“警戒状态时,耳部的下沿通常与眼睛内角处于同一个水平高度上”“小腿的长度为全长的三分之一”“身高比身长为9比10”……



北宋刘道醇《宋朝名画评》言:“善观画马者,必求其精神筋力,精神完则意出,筋力劲则势在。”


北宋董羽《画龙辑议》论:“画龙者得神气之道也。神犹母也,气犹子也,以神召气,以母召子,孰敢不致?所以上飞于天,晦隔层云,下潜于渊,深入无底,人不可得而见也。”


上述古人精论,皆言及绘画当形神兼备,此乃绘画之“大气”者也,珅源做到了!


珅源说:“我希望与所有喜欢藏獒的画友一起研究切磋藏獒的绘画技法,因此,我毫无保留地讲出我的绘画经验和理论总结。”在他所著的《藏獒绘画技法》这本教材中的骨架图和毛笔用法示意图,都显示出珅源的艺术功力之扎实、理论基础之牢固,也显示出他对读者的细心与热心。这无疑清楚地表明,珅源所绘制藏獒的大气与为人治学的大气。


珅源主张的“和气”,当为绘画的“气韵生动”概念,而非人们所说的“一团和气”。


汉魏以来,在人物品藻中,最重视评论人物的风格、风韵、“风气韵度’(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篇),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性格、才能气质的总和,表现在外部,则形成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这种“风气韵度’的品藻,必然要求画家在绘画时,特别是画肖像时,表现出来,而不仅仅作到外形的肖似。在“六法”中,谢赫首先提出了“气韵生动”,这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是我国传统绘画中极为突出的美学准则。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中道:“彦远试论之曰:‘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


审视珅源的绘画,我们注意到,他在绘画的背景绘制中,一直努力寻找与工笔动物绘画语言的统一性,寻求反映动物与自然的协调,并通过工笔与水墨的融合来营造真实的画面,把水墨精神注入工笔画中,将工笔的细致精微和水墨的淋漓酣畅结合起来,以臻如梦如诗般的自由自在之境界。



他在《藏獒绘画技法》一书的《序》里还坦言:“在动物画的选题上,无论是藏獒还是虎、狮、狼、豹、狗,在它们身上寻找、表现其可爱和优雅的一面,使作品能更贴近百姓生活,更好地被百姓所喜爱。同时,用自己饱含情感的画笔去唤醒人类爱护自然的意识,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



不难看出,珅源所主张的“和气”之道,已经融入他的画笔乃至他的血脉里。



珅源主张的“正气”,则指艺术家的“修养境界”。中国画史上,凡是有成就的画家,都是注重艺术修养的。


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气韵非师》阐述:“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沉,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清人松年《颐年论画》称:“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唐、宋、元、明以及国朝诸贤,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前贤已往,而片纸只字皆以饼金购求。书画以人重,信不诬也。”


请君细品一下珅源与天津美术网主持人的对话——



天津美术网:您身体如此不便为什么还要到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去学画呢?


珅源:在自己身体有病痛之后,更加感到生命的短暂,时间的可贵,我因病而残,虽然丧失了劳动能力,但我的手还能画画啊。也就更想抓紧时间多学习,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好的画家,为家庭为社会做些贡献。这也是我的一个追求和愿望。为了实现理想我就要克服困难,到北京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进行了三年的学习,也可以说是为了圆自己的一个梦。


这正是:

         身残不坠志更坚,

         文魁下凡降人间。

         丹青可表珅源意,

         笔贯“三气”绘大千。

 

 



度尽劫波修正果

 

珅源,虽因病致残,然其心志愈修愈圆满,堪称表率人伦的君子。自1987年罹患此症,恍惚间已经32个春秋冬夏悄然度过,对于常人则是自然。可是,珅源的岁月是在分分秒秒的痛苦挣扎中煎熬!他知道,这是自己一生中的劫数,在所难逃。只是由此而连累妻子、女儿,兄弟、姐妹,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社会各界等于心不安,亦常常自责,痛苦不堪。


天道无常,人道有常。天津电视台《爱的故事》栏目曾专门为珅源、田淑琴这对患难夫妻作了一期节目,采访报道了他们风雨同舟,极不平凡的感人故事。



人们都说,婚姻追求的是爱的质感与灵魂的洗礼!而爱情则是一场修行,那么究竟谁能修成正果呢?


他们结婚之后有了孩子,那时孩子刚刚一岁,珅源便得了“多发性脊髓马尾神经瘤”,此时的田淑琴白天既要上班,晚上还要坚持读电大,既要照顾幼小的孩子,又要照顾患病的丈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像一座泰山压在自己的肩上。当田淑琴提出不上大学了,珅源坚决不同意,他深知,田淑琴因为上山下乡当知青而无缘读大学,好不容易才有机会上电大,他真心希望妻子能圆这个大学梦,而不是因为照顾他失去这个机会。他对田淑琴说:“如果你因为我而不读电大,我会自责一辈子的!”无奈之下,田淑琴只好把孩子寄养在同事的老母亲那里。但是,每天一大早去医院——之后去单位上班——下了班再去医院——照顾完了丈夫再回家看书……如此这般的循坏劳作,田淑琴竟断断续续地坚持了十几年!有人问她为什么能够这样做,她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是夫妻之间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最好的爱情,需与时日一起生长;“牵了手的手,没有岁月可回首”;时光将爱情打磨成亲情,当激情退却,当浪漫殆尽,只有心灵深处的取暖才能绵延。这是对中国式婚姻与爱情的最好诠释!珅源与田淑琴堪为时代楷模!


妻子的无私奉献,每每都深深打动珅源的心房,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感恩老天爷赐给她这么一位天使般的好妻子、好朋友、好老师;他感恩妻子的阳光时刻照耀着他,让他温暖、放松;他感恩命运给他打开的另一扇门——从事高雅的书画艺术;他同样感恩自己是一个坚强的男人,从来没有自暴自弃,或者选择放弃生命!



爱是传递的,修行亦如是。


他们的爱女闪铭(星诺),现在也已成为很有名的画家。承其父基因,自幼喜欢绘画并从父研习此道。初、高中时就读于专业美术学校,高考时被天津师范大学艺术院校录取,后出国留学毕业于韩国中央大学电影系。她很严格要求自己,在人生最好的青春年华中,每天伴随着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几乎只做一件事,专攻工笔动物。她顶住了各种舆论和压力,闷在家里静心画画。除此,就是方便随时照顾父亲。她自豪的说:“正因为在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中,有幸可以做一件值得我去追求的事情,才更加无愧于我的青春!同时,对自己的父亲尽一份孝心,也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珅源的女儿闪铭(右)半夜起来照顾父亲珅源(左)】


2012年11月24日珅源、闪铭父女书画展在天津古楼华侨书画院举办,天津市市委、市政府等有关领导及书画界的人士300余人出席了开幕仪式,盛况空前。此次展出的书画作品近80幅。主要以工笔动物和人物为主,其中大多作品都是珅源、闪铭父女近年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的是首次亮相,使观者大饱眼福,广受赞誉。



由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珅源、闪铭父女画展于2013年5月24日在天津市文联美术展览馆隆重举行。开幕式后还在现场举行珅源、闪铭父女作品研讨会。市美协副主席、秘书长王书平,市文联资深评论家王全聚,天津美院陆洪明,市人美出版社副社长李耀春,天津工艺美院徐文汉,天津美术家报刋曲燕,天津美院美术史研究生刘光喜,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学院教授陈聿东,天津美协副主席、美术理论艺术会主任韩昌力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并发言,对珅源闪铭父女作品无论绘画内容及绘画技艺上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



2013年5月26日上午10点,在天津市文联美术馆还举办了“珅源绘画精品——动物主题”专场拍卖会,拍卖活动由大丰拍卖有限公司承办。参拍的15幅作品经过轮番竞举,最终12幅作品落槌成交。 




父女双星,光耀津门。王氏府第,巾帼俊彦。望着闪铭手捧着代表着成功与荣誉的一束束鲜花,田淑琴会心地笑了,珅源眼里滚出颗颗喜悦的泪花……


【画家珅源(左)和女儿闪铭(右)接受媒体采访】



赞诗曰:

         患难夫妻共撑船,

         劈鲸斩浪发彼岸。

         劫波度尽修正果,

         沙漠荒原逢甘泉。


                                                  


    养德修善结福缘

 

从古至今,书画艺术家首重人品的修养。所谓“人品不高,用墨无法”。概言之,养德修善乃艺术家之根本!


尽管珅源因病致残,尽管家庭因变致困,但珅源与田淑琴夫妇的德本善根,让他们夫妻及其爱女修行圆满,进而福缘广大,果报殊胜。这就是道德的力量!在德为人本、善为人性的天平上,衡量的标尺是福报。


珅源的遭遇引起了社会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许多年来,天津市和平区残疾人联合会的领导经常对珅源进行家庭访问,有时,和平残联的干部们在珅源家中听着他的倾诉、看着他的画作,常会不由自主地流下感动的热泪。和平区残联的同志说:“在我们对珅源进行家庭访问过程中,总是被他不平凡的事迹所感动,应该说,他的事迹起到了净化灵魂的作用。”而珅源则一再表示感谢天津市和平区残疾人联合会为他提供的精神支持和物质帮助,他说:“和平区残联在发现人才、爱护人才方面做得太好了, 确实令我感动,我将永远带着感恩的心情去创作,为大家奉献更好的美术作品。”



2013年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由天津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自强模范和扶残助残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在天津大礼堂举行。天津市及各区、街残疾人联合会的各级领导、残疾人代表等近600人参加了报告会。珅源先生作为自强模范参加了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他宣讲的题目是:《无悔笔墨人生 追逐自由梦想》。他带着对自由生命的渴望,动情地讲述了自己20多年来,克服病痛,战胜残疾,将全部的热情和生命的活力寄于笔墨,在十平方米画室中日日年年笔耕不辍,向古往今来的大师求教,用反复练习磨出过硬的基本功和独特的画风,最终成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和国内外知名的绘画艺术家的艰难历程。他的“用顽强点亮艺术,让艺术照亮人生”的事迹感动全场,赢得热烈掌声!



2014年12月9日下午,天津第二南开中学礼堂里鲜花簇拥,掌声雷动,爱的暖流与感动的泪水在这里汇集,浸润着每一位和平人的心灵。以“寻找最美和平人”为主题的第四届“感动社区·感动和平”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表彰新一批来自基层一线、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在此次推出的10个先进典型中,珅源先生作为“面对病魔的折磨不屈不挠,情许汶川济世怀的福明社区居民”的典型,他的事迹充分展现了和平区人民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


 活动特邀天津市十大对联专家,为和平区第四届“感动和平”人物和集体撰联作为颁发给“感动社区·感动和平”殊荣的个人和集体的奖品,充分体现了和平区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



      他经常跟大家一句就是:“我特别感谢天津市和平区残疾人联合会和全社会对我们残疾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一定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艺术品,回报社会。”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珅源多次参加义卖和捐赠活动。当汶川发生震灾后,全国人民都在积极通过各种形式奉献自己的爱心时,为了对灾区人民尽一份自己的 心意,他捐赠了两幅(3*6)尺的工笔画。



珅源还在宣纸上写下“知恩报恩”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悬挂在他的创作室,以此表达自己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强烈情感。


要知道别的画家只用一个月就能完成一幅作品时,他必须用几个月才完成。不仅如此,他的手一触及画笔就抽筋,他必须依靠坚强的毅力才能保证创作的顺利完成。不知有多少回,当他的手剧烈抽搐时,他就将双手浸在热水中,只要手不颤抖了马上就去画画,反反复复,那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痛苦过程。疼痛难忍时,他的泪水滴落到盆中,似乎增添了水的温度,于是,他咬着牙对自己说:“无论如何,我必须挺住!” 当我们看到他为社会奉献了那么多优秀的画作之时,谁又知道他承受了难以计数的常人无法感受到的巨大痛苦。这就是佛家所说的“舍得”!


 


进入2000年的十几年间,可谓是珅源艺术创作的丰收时节,但频繁的作品展览、学术交流以及参与大量的社会活动,让他这个病弱之躯难以承受。他,再度病倒了。


2015年初夏的某一天,珅源无意间看到中央电视台报道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的广西巴马,其中,特别介绍了神奇的巴马“命河”——盘阳河源头之一的那社河,在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田垌里左拐右弯,从高处俯视,酷似书写的草体“命”字,故被称为“命河”。其河床宛若一幅天然“命水图”,象征着寿星仙翁篆刻见证巴马长寿之乡的印鉴。神奇独特的“命河”,寓意着巴马的长寿之源。


真乃天助我也!珅源的眼睛里一下子闪烁着光芒,对!去巴马。去看一看,感受一下那个飘逸脱俗、让人称奇的酷似一个草书体“命”字,能否改变我的命运!珅源在兴奋之际突然作了这个决定。



2015年6月份珅源如愿以偿来到了巴马。远离繁华都市的喧嚣,在这个“天然氧吧”里,他可以尽情地深呼吸了!


同年10月份,经友人介绍,珅源与艾灸专家杨幼云大姐等结缘,大家被珅源先生的事迹所感动,义务为他理疗。


这令珅源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来到巴马,我真的转运了吗?珅源内心常常这样自问,因为杨大姐的艾灸的确神奇而有效,他清楚地感觉到自己身体气机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


后来,2018年的5月10日,在深圳香蜜湖,我通过好友阿东、阿彪,结识了杨幼云大姐夫妇和传奇人物珅源先生。


杨大姐慈祥、欢喜的神态以及菩萨般的热心肠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珅源先生儒雅的气质,和气、谦卑的仪态使我丝毫没有感觉到他是一位饱经沧桑的患者,对他的学识更是敬而仰之。


再后来,2018年8月30日下午,我专程到天津珅源先生的寓所拜访了他。在这个艺术氛围浓厚且十分温馨的家里,我有幸再次见到杨大姐,她来天津为珅源先生艾灸理疗已有数日了,是她与我一直保持联络并亲自来珅源家的楼下迎接的我。



杨大姐告诉我,2016年因远在法国的女儿生小孩,去照顾女儿,耽误了一年,与珅源老师没见面,但一路有微信教他一些养生方法。从2017年7月份开始帮他做艾炙至今几乎没有中断过,现在看起来珅源老师的身体经过调理,真的恢复得好多了。


我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珅源先生夫人田淑琴大姐和其爱女闪铭。田大姐看上去很年轻,与其实际年龄差别很大,也看不出岁月的折磨在她的表情里流露出任何痕迹,她大度、坦然、沉稳、自信,的确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女性。


闪铭,虽然着装时尚,但她骨子里是传统的、内敛的。一袭长发披肩而下,一双漂亮的大眼睛透出文静与谦逊,她从容、大方,与其交流也见不到腼腆之色,而且感到成熟中还带着单纯。


望着珅源先生时而充满激情,时而有些伤感,时而语焉哽咽的转换多变的复杂表情,我怜悯、爱惜、敬重之情也在随之切换。在与他进行的近三个小时的交流过程之中,我知道了许多关于他、田大姐与闪铭以及杨大姐等等貌似凡人实则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故事。还有幸欣赏了珅源父女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规制的绘画作品,令我内心感到强烈震撼!我说,有机会我会写一篇文章,来表达我的所观、所思、所感,把一个情感丰富、才华横溢、内心刚强的珅源先生介绍给大家。


【本文作者刘金彪(右)与画家珅源(左)先生】


再后来,珅源先生不断用微信发来他在巴马养生期间的绘画新作,感觉其画随心转,多有祥瑞之气,不仅作品数量增多,而且绘画风格变化颇多。真是养生、创作双丰收啊!我发自肺腑地替他高兴,为他祝福!


在巴马,今年8月19号,杨大姐和珅源先生等同修开始喝伍永田博士的“巴马道活泉理疗水”。


伍永田,桂林人,中南大学地质勘探博士,广西瓶装水协会名誉会长,广西饮水与健康科普教育基地主任,巴马和泰长寿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荣获全国科技型优秀民营企业家、广西50强民企、国家科技部授牌国家级科技型企业。曾为中共十八大党代表候选人、广西劳模、广西政府关护优秀人才、河池市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巴马政协常委。


伍永田博士创建的巴马活泉品牌,荣获广西工信委推荐到国家工信部重点发展品牌、广西商务厅核心品牌。因伍永田博士的专业,中央电视台CCTV2、CCTV4、CCTVIO等主流媒体多次采访。2018年,伍永田博士负责政府立项资助的《饮水与人类高血压、高血糖慢性病相关性研究》、支持浙江中医药大学《水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据悉,伍永田博士最近已剃发明志,在全国打造十万“鉴水师”,为推动中国的饮水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杨大姐、珅源等新巴马人已参与其中。珅源先生在巴马的原创作品,还被当做“巴马道理科学饮水调血压培训班”优秀学员的奖品或幸运抽奖品,珅源奉献并快乐着。


【伍永田博士(左)与珅源(右)体验“巴马道”理疗水】

 

巴马“命河”在续写着珅源先生的传奇故事。


今年,恰逢珅源先生64岁。如果说其前32年是快乐、阳光灿烂的,那么其后32年该怎样形容呢?是痛苦,是昏暗,还是……


虽说是冷暖自知,但是我们可以给出这样真实、客观的评价:他的人生一定既是丰富多彩而且又是光辉灿烂的!痛苦终将消失,昏暗不再,光明在前!


“残”——“源”——“缘”链接的珅源生命轨迹,在顺其自然的发展着、演进着……




有诗为证:

              养德修善结福缘,

              津沽水连八桂泉。

              天然道理融画里,

              巴马命河携运转。

 

 

                                                                                                                       2019年10月6日于北京


(本文作者  刘金彪  现为北京华影会书画院院长、中国传媒大学美术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化科技促进会副会长


版权所有:轩辕文化网
燕云大堂(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1765号-1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