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麟在聚馆刘氏第三次合、修、接、续宗族谱总结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来宾、尊敬的丰县老家来的宗亲、尊敬的各位长輩、各位族人:
      大家上午好!
      承蒙全族宗亲把本届续修族谱这样严肃的大事交给了本届族谱编辑和纂修小组来完成,这是对我们高度信任。在此我代表编辑和纂修全体成员向各位宗亲表示万分的感谢!思亲是常人之本性,祭祖是传统之美德,续谱是后人追宗溯源的责任。二0一六年初,由十九世宝起公牵头,经过广大族人多次协商、酝酿,于五月二十八日正式启动聚馆刘氏族谱续修工程,并建立了《聚馆刘氏统宗族谱》修续领导机构,制定了续修方案和《续修细则》。明确了修谱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合、修、接、续基本思路。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和其他多种宣传形式,向全体族人传递聚馆刘氏续修族谱资讯。自五月二十八日起修谱各项工作正式展开,修委会和各支派修续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尽心竭力,克服各种困难,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到二0一七年五月底基本完成首卷、卷二的编辑和各支派谱纲以及长卷的编纂工作。由于支派众多,工作量大,再加之个别支派缺乏修谱之人,印刷过程中的多次反复,耽搁了一些时间。现在首卷和卷二,以及十卷支谱谱纲巳印制完成,今天按预定数量可以请谱。
      中国家谱有将近四千年的历史,但是作为专门研究家谱的理论著作却不多见,可以说,这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又是一个崭新的学科。这次修续聚馆刘氏族谱,面对的是-百七十多年来未进行系统修续的族谱,而且族人中因迁徙失叙较多,道光二十三年所修族谱,因条件所限,错接、误记、漏记的客观存在,这都给修续工作增加了工作难度,而且完成时间又非常紧迫,所以全体编修人员,按照工作分工夜以继日梳理编纂与考证,到目前已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但由于诸多不可回避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可能会存在很多不足,请广大族人予以理解。这次修续族谱,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理论作指导、以血亲关系为纽带、以聚馆刘氏大成谱为统领、以道光二十三年所修之谱为依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严谨、求真务实,以新的思维,新的观点,依靠族人查清支系和族人的发展状况,做到谱不漏支,支不漏户,户不漏人。根据我族的现状,在编辑中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继承家族传统,梳理好世系传承,这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的大事。因此,我们在修续中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认真记載了同宗共祖的远祖世系、血亲世系、现代世系。首卷主要记载了远祖世系、血亲世系。卷二根据刘氏大成谱,记載了从四千年前尧帝第九子的长子“式”在唐县被封为刘国开始,源明公立为太上始祖,下传至第六十三代定公立为“中代”原祖,又下传至六十二代洪、汉、清公为中代最后一代。明永乐二年(1 4 0 4年)洪公迁沧、清公迁军粮城立为一世祖至今(2 0 1 6年1 0月)已繁衍二十六代为“下代”,从始至今共计一百五十代,。这是一条直系红线,可以说从公元前的二十三世纪一直沿续到公元二十一世纪。上下四十四个世紀四千三百年。首卷、卷二谱书中以图谱形式记载了家族世系繁衍及其重要人物事迹,达到了纵观族谱一脉相承,横看族谱世系分明,实现了族谱系列化、规范化的要求。
      聚馆《刘氏大成谱》记载从太始祖源明公至今,在这四千多年的历程中,所记载的世系历历在目,它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发展,一直延续到现在。这就进一步证明聚馆刘氏大成谱立谱的时间,应为西汉初期。是当时高祖登基之后,按照承袭古代,接续当代,追踪朔源,续修族谱完成的一项祖业,开启了传承刘氏族谱历史的先河,继而创立了族史补国史的立论,激发了族人对先祖的敬畏和对国家的认知情怀。其后裔两千多年来,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代代相传,经过唐、宋、元、明四个朝代,到我们的一世祖洪、汉、清公。所以,此次族谱续修是依据《刘氏大成谱》为纲,并按照“详今略古”“远粗近细”的修谱原则,对《刘氏大成谱》采取了不作修正、不加注释、不搞评论,永远作为聚馆刘氏家族修续族谱的根基,沿续下去。。
      二是,坚持传播正能量,进一步增强族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续谱是历史留下的旧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赋予新意,让族人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所以对上、中、下三代的本宗族名人先祖,根据史记、汉书及中国通史、族人的记载等历史资料,将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作出的贡献,写了轶事传记,予以颂扬。使其稽古右文、敦宗睦族,以继承弘扬先祖遗风,激励今人教育后人。如我们的“中代”八世先祖汉朝开国皇帝邦公开创的大汉王朝,推进了华夏文明,为国家的统一富强,为社会的长治久安,为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了毛泽东主席、国际友人以及历代皇帝的好评,这些,首卷中已经记述了很多篇章。还有直系血亲先祖肥公、章公,唐朝的巨容公、汾公、伯三公及洪公迁沧以来的名人轶事等,都从不同角度给予了彰显。当代聚馆刘氏家族中,特别是十九世玉林公,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保卫国家和人民,将六儿一女全部送入革命队伍,有四个儿子在战场上牺牲,剩下的两儿一女也多次在革命战争中立功,真可谓称得上“滿门英烈”。这样伟大的父母、英雄的儿女最值得颂扬,是我聚馆刘氏的骄傲,国家和人民是不会亡记他们的;全国劳动模范十九世玉山公,“教育世家”四代六名优秀教师的代表、副县长十八凤楼公,革命烈士二十宝田公,保谱有功的玉芳公、之桐公,以及参加国家氢弹核爆试验的二十世志明公,一把刺刀的故事十九世宝起公,知名策划家、书法家、教育家、二十世金彪公,享受国家财政津贴的麒麟舞非遗代表、二十一世志广公等刘氏家族优秀代表,都做了典型介绍。同时还有已故的十七位先人代表的先进事迹,也都记录在谱中。有男有女,大部分是平民。以上仅是各支派提供的一部分人员和资料。据黄骅市一九八五年统计: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为革命牺牲了六百三十一名战士,我刘氏族人就有八十八名。这种以生命赢得的新中国,并走向了富裕的道路,我们要加倍珍惜,只有大力颂扬,才能使族人受到教育,从而坚定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要和各族人民一道为建设一个世界一流伟大强国而努力奋斗。
      三是,坚持內容多元,充分发挥家谱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我聚馆刘氏所修之谱,主要按照家族历代修谱的基本框架而设定的线路修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做到了与时俱进,合于社会发展大趋势。对族谱内容进行了大幅度充实和更新,为激励族人奋进,增加了对先祖汉高祖邦公登基后为强国、富民、人民安居乐业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对汉文化的发展所做的努力,做到大书特书,让族人们认识到我们的先祖不仅是一位军事家,更是一位建国理政全面推动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卓越领导者。他在综合了四方文化的基础上创建了汉族、汉语、汉字、汉文化,这是汉高祖邦公在统一中国后做出的又一伟大的贡献。谱中还增加了对族人有教化功能的励志文章。在首卷和卷二谱书中,运用了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更详细的介绍宗族史、家族史、人口繁衍史、迁徒流向史。同时谱书中还涵盖了刘氏图腾、堂号、谱序、姓氏源流、世系表、人物传记、先人轶事、家规族训、肖像和赞语、功德芳名录、生活常识和本族名人书画等,使其内容多元,丰富多彩,力图将族谱编修成为一部百科全书,让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等多元价值共同体现,意在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为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四是,坚持以民为本,传厚德家风。首卷中编辑了多篇尊祖、敬宗,孝老、爱幼、族规家训等教化文章,对后代子孙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持以民为本,让平民入典,使百姓留名,供子孙缅怀。通过对族谱的修续,让子子孙孙通晓载祖德、立族规、明宗支、分世次、别亲疏、知源流、序昭穆。从同姓同宗,手足相连、血脉相通,进一步发展到敬祖、爱家、爱族、爱国,近而形成家族、宗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为国家的五项建设贡献力量。坚持以民为本,还要教育族民既要执家法,更要守国法,要把治家和爱国结合起来。只有国家安全,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世界是动荡的,战争与和平一直在胶着,不可能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让人们始终坚定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道理,随时准备打败敢于来犯之敌。
      五是,同心协力是修续族谱的动力和保障。我聚馆刘氏族人在这次修谱活动中,对家族的认同感和对先祖的敬畏是有目共睹的,真正做到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许多志士仁人慷慨解囊,为修谱奠定了经济基础。许多支派的贤士,知难而进,主动承担修谱责任,使尊祖、爱族之心付诸于行动。本次修谱坚持以翔实为本,对身居各地的本族子孙,在认真考证的基础上,各支派都予以登记录入。本次族谱修续,广大族人不顾山高路远,寻根问祖,先后去江苏老家拜谒祖陵,之后奔赴山东、沧县、海兴、黄骅、青县等地,考证调研,核实漏记、错记和新接续支派情况。各支派按照《修谱细则》要求,严格考证,并将考证接续情况在本支谱序言中加以说明。全体编纂人员在续修族谱中,迎难而上,不辞劳苦;潜心编修,精益求精:剔其误记,正本清源,还其历史本来面目,对一些无法查证或有争议的历史遗留问题,坚持宁缺勿错,留作待考,决不做有诬祖先贻误后人之事。
      六是,此谱的形成,是聚馆刘氏家族智慧与精神力量的继承和延续,更是刘氏”敦睦堂”的家风、家魂的砥砺和升华,它必将起到追思先人,启迪今生,激励后人之功效。作为聚馆刘氏的后人,汉代皇族之血脉,感到自豪和宽慰。回顾聚馆刘氏一世始祖洪公,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 4 0 4年)奉旨携四子二侄迁沧,面对—片广袤的荒滩,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倔犟的脊梁,燃起炽热的心怀,战天斗地,大浪淘沙,繁衍生息,一代代族人不懈奋斗,时至今日人丁兴旺,基业有成。聚馆刘氏巳繁衍至多代子孙,近十万之众,正在全国各地立志有为,奋发图强,谱写着更辉煌的未来。
      编罢此谱,神圣自豪的情绪,扬鞭奋进的使命感,激荡在胸中。这是一部血脉相连、魂魄相依的基因脉络;是一段生生不息,与民相连,与国相依,勇往直前的奋斗历程;这是一篇篇大爱盈胸、休戚与共的亲情诗篇。在编修过程中,许多族人贤才为修谱给予了很大支持和协助,特别是老家丰县恒心前辈所续之谱,为我们编辑族谱起到引领作用,促进了聚馆刘氏族谱修续的成功,感谢恒心前辈,感谢老家的宗亲。族人们也提供了大量的所需资料,传递了若干条信息,为谱书的形成起到了很大作用,这些族人的敬祖之心、爱族之举值得赞扬,也值得我学习。这次族谱续修,广大族人踊跃撰写文章,但根据章节、内容需要和谱书的容量,电子版的限制,不可能将全部文章纳入谱,对此,广大族人应予理解。由于自已8 3岁,早已过了耄耋之年,记忆力、智力、眼、耳及全身都在衰退、实在是力不从心,尽管用了十分力气,也难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自古风流归志士,未来事业有能人:大海后浪推前浪,一代胜过一代强,一些不足,有待后人去补充、完善、待考。
      最后预祝全体宗亲身体健康,合家欢乐,心想事咸,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二十世   树麟

版权所有:轩辕文化网
燕云大堂(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1765号-1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