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文化与黄帝陵

  苏峰

    中国龙文化,源远而流长。龙的形象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文化各个层面。上下数千年,龙已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对每一个黄帝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黄帝子孙“龙的传人”称谓也获得了世人认同。黄帝陵作为亿万黄帝子孙精神家园,成为中国龙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载体,是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
    一、中国龙文化概况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8000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他们把猎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畜养起来;也不单单吃采拾得来的野果,而是有选择地种植谷物以求收获。他们能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为什么鱼类穿游不居,鳄类声形俱厉,蛇类阴森恐怖,蜥蜴形色怪异?为什么云团滚滚,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为什么海浪翻卷,虹贯长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这些动物的行为和自然天象变化对古人来说,是无法科学解释的。他们模糊地猜测到,应当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有一个头领那样。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龙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某种原型,但本质上并不是自然界中的现有实物,而是基于民族文化观念的文化创造、文化符号。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
    在商代,龙被作为一种形态怪异的神兽铸造刻饰在青铜礼器上,与青铜礼器厚重沉稳的造型凝结出一种巨大的威慑力,折射出一种无以言表的宗教理念。
    秦汉以后,龙成为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自称为“真龙天子”,还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如将皇帝穿的衣服称为龙袍、皇帝坐的椅子称为龙椅、皇帝睡的床称为龙床等。随着龙的日趋神圣化,从宫庭到民间,服装、首饰、用具、屋宇和其它建筑物,饰有龙图案的就更为普遍,直到近代仍历久不衰。
    在明代,龙还被人们附会出了一个繁盛的家庭,就是民间流传着龙生九子的说法,龙的九子是:龙的大儿子赑屃,力大,其背亦负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龟;龙的二儿子螭吻,喜好冒险,因而人铸其像,置于殿角;龙的三儿子蒲牢,平生好鸣,它的头像被用作大钟的钟纽;龙的四儿子囚牛,性喜音乐,其形为胡琴琴杆上端的刻像;龙的五儿子饕餮,平生好吞,即用于烹饪器上的纹饰;龙的六儿子蚣蝮,性喜水,被雕成桥柱上的兽形;龙的七儿子睚眦,平生好杀,喜血腥之气,其形为刀柄上所刻之兽像;龙的八儿子狻猊,喜欢蹲坐,佛像座下的狮子是其造型;龙的九儿子貔貅,性好闭,铺首衔环是其形象。
    在神话传说中,龙的种类有很多,有鳞者为蛟龙,有翼者为应龙,有角者为虬龙,无角者为螭龙,未升天者为蟠龙,好水者为晴龙,好火者为火龙,善吼者为鸣龙,好斗者为蜥龙。
    在“风水”中,由于自然界的山和水在形态上变化多端,与龙相似,所以古人将山和水都比喻作龙,把山脉直呼作“龙脉”,把曲折的流水呼作“水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中,青龙是东方的代表,所以龙的塑像适宜摆放在东方;龙又与水密切相关,北方属水,所以龙的塑像也适宜摆放在北方。
    中国的少数民族中,也有许多与龙有关的节日。分布于中国中南地区的壮族、瑶族和西南地区的哈尼族均有“祭龙节”。分布于云南省的普米族有“龙潭祭节”。云南河口大瑶山瑶族有“龙公、龙母上天节”。各民族与龙有关的节日虽各具特色,但其本质含义却是一致的,即以龙为兴云布雨、掌管福祸之神。一些如舞龙灯、祭龙王、赛龙舟之类的喜庆活动,都是祈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龙的观念从中国龙的形象中蕴涵着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四大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互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5000年来已深深扎根于所有中国人的心中。中国自秦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以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始终是主流。这是因为,中国各民族对龙都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形成了很强的民族凝聚力,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
    龙文化在改革中的作用主要是利用其对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为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三十多年来,中国改革的步子迈得大,但却始终没有发生大的社会动乱,就是因为龙文化强大凝聚力的作用。中国的经济腾飞,一靠改革,二靠开放,而龙文化在这两者之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一大精神支柱。
    二、中国龙与黄帝
    黄帝为五帝之首,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黄帝以及他所率领的远古先民们创文字、制衣裳、建宫室、定历数、植五谷、养家畜、造舟车、务农桑以及在制陶、医药、天文、地理、阴阳、五行、音律、货币、图画等方面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实践,因他辟鸿蒙、开草昧,后人赞誉“能成命百物”,尊奉他为人文初祖。“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这是孙中山先生1912年亲自为黄帝陵祭祖所敬写的《祭黄帝陵文》,这篇祭文已向我们概括了一个不畏强暴、勤劳勇敢、具有开创精神的黄帝形象。黄帝一生有四个妻室,正妃西陵氏嫘祖发明“栽桑养蚕”,被人们尊奉为“先蚕娘娘”。黄帝生二十五子,其中得姓者十四人。历史上尧、舜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为黄帝后裔。
    黄帝与龙的关系史籍中载述很多:《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管子•五行》记载:黄帝“得苍龙而辨于东方”;《大戴礼记•五帝德》记载:黄帝“乘龙”;《淮南子•冥览训》记载:“黄帝治天下……青龙进驾”;《史记•孝武本纪》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迎黄帝。”;《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蚓见”;《论衡•纪妖》记载:“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大山之上,驾象舆,六蛟龙”;《孙绰子》记载:黄帝“驾八翼之龙”;《轩辕黄帝传》记载:黄帝“作龙衮之服”;今本《竹书纪年》记载:“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等。
    如果说在以上载述中,龙还是以为黄帝服务的身份出现的话,更进一步的说法便是黄帝变成了龙。如《史记•天官书》记载:“轩辕黄龙体”;《论衡•骨相》记载:“黄帝龙颜”;《列仙传》记载:黄帝“自以为云师,有龙形”;《路史》记载:黄帝“日角龙颜”等。
    龙崇拜先于轩辕黄帝而出现,在轩辕黄帝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原始先民的龙崇拜已经很久,到了黄帝时期,龙集合的种种现实动物和种种自然天象更全面、更丰满。强大的黄帝部落选择它作为崇拜对象,可谓众望所归,顺理成章。
    龙的形象从无到有,从粗简到精美,是黄帝族不断开拓创新的结果,黄帝的肇始农业、发明医药、断木为杵、掘地为臼、制陶造车、分土建国等等,也是在开拓和创新;龙是水神,行云布雨、司水理水,从而造福人类是龙的天职,而黄帝的一生也都是造福人类的一生;龙是多元兼容的神物,黄帝的统一事业也是多元兼容的事业。龙是先民们畏天敬天与天和谐的产物,黄帝时期辨阴阳、尝百草等等,无疑也都是在追求与天也就是与大自然的和谐。龙的精神用多元兼容、开拓创新、造福人类、与天和谐来概括,这四种精神也都体现在轩辕黄帝的身上。因此,龙的精神,也就是黄帝精神;黄帝精神,也就是龙的精神。
    三、中国龙与黄帝陵
    人们都知道“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是轩辕黄帝的生日。轩辕黄帝就在这一天出生在陕西省黄陵县沮河源头的沮源关,从这一点证实,黄帝的出生与龙紧密相关。还有一个传说,讲述的就是黄帝驾崩,乘龙升天的故事。相传,黄帝活到110岁的时候,玉皇大帝命九天玄女托梦给黄帝说:“你战蚩尤、降神农,一统3大部落,建立了部落联盟,创立了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你做衣冠,造舟车、教蚕桑,定音律、作甲子、创医术、造历法、分四季、婚嫁娶、创礼仪,发明指南车,使百姓安居乐业。因你功大无比,决定召你乘龙回天宫”。这些功名怎么能全部落在我自己的头上呢?黄帝为此深感不安,一连数日苦恼、发愁,最后他想,如果这样,显得自己太贪功,恐怕会被后人和臣民耻笑,于是决定在乘龙回天宫之前,把凡是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的名字全部刻到鼎上,对贡献特别大的几个大臣连肖像也一并刻画下来,让后人都能记住,这是大家的功劳。他先去首山采铜,然后搬到荆山铸鼎,500天过后,高一丈三的巨鼎终于铸造成了,黄帝命人把它搬到荆山脚下,同时召开宝鼎铸成的庆功大典。这一天,臣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有抱着孩子来的、有背着老人来的,满山遍野,人如潮涌。正值庆典仪式最后结束时,一条巨龙从天而降,龙头一直触到宝鼎上,在场的臣民个个目瞪口呆,张惶失措,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这时,黄帝缓步跨上龙背,镇定自若地向臣民点头告别,巨龙腾空而起,向西飞奔,等行至桥山(黄陵县)上空时,黄帝对巨龙说:我在荆山铸鼎已经一年多时间了,没有再回桥国,这里的臣民还在等我回来呢,你停一下,我要与他们辞别,再看看我亲手栽植的那棵柏树,巨龙立刻盘旋在桥山上空,看到黄帝依依惜别、恋恋不舍的样子时,便在桥山山顶降落下来。桥国的臣民听说黄帝乘龙升天,便奔走相告,霎时,大家一起涌至桥山之巅,将巨龙团团围住,黄帝骑在龙背上与臣民们作别。人们依依不舍,不忍黄帝离开人间,纷纷落泪,黄帝不忍离开臣民,也落了泪,这时候连巨龙也感动的掉下了眼泪。一时间,黄帝、巨龙和臣民的眼泪滴在地上,转眼间地上涌起了一股水流,并时不时泛起水浪,哗哗的从桥山之巅顺着山势流淌下去,不一会儿,山下川道便形成了一条形似巨龙咆哮奔腾的河流,由西向东奔向黄河流去。待黄帝乘龙离开桥国后,这条河流也慢慢停止了咆哮,平息下来。从此,这条河人们取名叫“泪河”,后来因与始祖黄帝有关系,把他叫“祖河”,也不知到了什么朝代,人们因是黄帝、巨龙和臣民的眼泪形成的,与水有关,又将“祖河”改叫“沮河”,就这样一直流传至今。黄帝乘龙离开桥国的桥山之巅,后来臣民埋其衣靴,起衣冠冢,称其为黄帝陵。传说毕竟是传说,《史记》曰:“黄帝崩,葬桥山”。据仰韶文化考古资料证明,黄帝陵并非衣冠冢,而是轩辕黄帝的真正陵墓。
    黄帝陵号称“天下第一陵”,位于黄陵县城北,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为“古墓葬第一号”,1997年黄帝陵景区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9年被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黄帝陵祭典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陵县被命名为黄帝文化祭祀之乡。在历代举行的郊祭、庙祭、陵祭等各种祭祀典礼中,对轩辕黄帝的祭祀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据文献记载,战国时代期,对黄帝的祭祀活动就已相当隆重,历经汉唐宋元明清各代至中华民国,成为隆重的国祭。建国以来,尤其是1980年以来,清明节公祭、重阳节民祭的黄帝祭祀制度逐渐形成。每年清明举行的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由国家领导人、海内外炎黄子孙代表上万人参加,是突出民族认同、国家统一、和谐发展这一主题的大典,在最大范围昭示着中华民族同根共祖和国家大一统的理念,成为最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感召力的民族盛典。
    1937年4月5日清明节,国共两党在轩辕黄帝陵前举行了共祭仪式。中国国民党特派委员张继、顾祝同,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特派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派代表林祖涵(林伯渠),各自携带祭文来到桥山,列队鸣炮致祭,并各自宣读祭文。今黄帝陵庙碑亭立有毛泽东在1937年手书祭黄帝陵文稿碑。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对于推动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今天纪念黄帝,祭祀黄帝,宣传黄帝是表达全体中华儿女尊祖敬宗的民族感情,更是表达整个中华民族追根寻祖的文化认同。纪念黄帝,缅怀先祖的丰功伟绩,对于弘扬中国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激励爱国热情、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今天黄帝已是一个文明开启时代的象征,一个共同文化及民族凝聚力的标志。
    在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目中,黄帝的形象具有不可抗拒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旗帜。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凭借炎黄子孙这个亲切自豪的称谓,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同胞,就会激起民族情感奔腾不息的波涛,就可以筑成坚不可摧的民族团结的精神长城。
    “人在九州心系祖,树高千尺叶归根”。黄陵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政治地位独特。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李岚清、温家宝、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等都曾亲临黄陵视察和指导工作。特别是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等同志就如何做好黄帝陵的保护建设工作作了专门批示,李岚清就进一步做好黄帝陵整修工作在黄帝陵专门召开了总理办公会。李长春同志于2006年9月专题批示:“把祭黄帝陵和弘扬中华文化相结合,和对台工作相结合,和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每年都要好好策划一下,争取达到最佳效果”。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代表团来到黄帝陵寻根祭祖,海内外多家媒体跟踪报道,现场直播,黄陵再次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关注和向往的热点。
    龙的精神是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中国龙形象、龙文化的最深层文化底蕴。中国龙文化通过与黄帝文化的不断相互兼容、承载,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始终谱写着沁人篇章。(来源: 公祭轩辕黄帝网)

版权所有:轩辕文化网
燕云大堂(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1765号-1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