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古都在迁安的现实性
■ 魏江荣

一、众多的出土文物证实迁安是黄帝活动的重要地区

1、迁安市安新庄遗址出土了黄帝部落的族徽
    安新庄遗址位于迁安城北岳孤山北侧,山脚下为三里河,面积11.6万平方米,布局为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上世纪70年代,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挖掘,出土了大量陶片、石器、骨器。有大面积的红烧土面和夯土层,并发现有居住和灰坑遗迹。陶器55.7%为泥质红、灰、黑陶,陶器有大量指甲纹、网格纹、几何纹、水波纹和连环纹。比较引人注目的有反映原始编织技术的经纬纹和刻画与采绘相结合的直线花纹,遗址还出土了新颖别致的多角形砍砸器天鼋,这是安新庄遗址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特色。被北京大学于希贤教授和李赓教授认定为黄帝的族徵,除了石器天鼋外,还出土了陶制象形“天鼋”。黄帝族徵“天鼋”在迁安出现,证明迁安是黄帝活动的重要地区。
    安新庄遗址的意义在于,其文物所代表的远古时代与传说的黄帝时代相吻合。安新庄遗址出土的甲类遗存距今6200—5800年之间,乙类遗存距今5800—5400年之间,所处的时代正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安新庄文物代表的文化早于或同于北方红山文化,是北来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和冀南下潘汪、后岗下层文化以及中原仰韶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这种诸多文化的融合只有最有号召力的黄帝才能做到。安新庄遗址出土的黄帝部落的族徵,全国绝无仅有,这是黄帝古都在迁安的力证。

2、爪村遗址出土了黄帝时代以前人类的缝纫工具
    爪村遗址位于野鸡坨镇爪村,滦河南岸,龙山脚下,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下层文化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较早阶段,距今4—5万年之间。上层文化为旧石器较晚阶段,距今12000年,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石器、骨器和动物骨骼化石。石器主要以打制的石器和砍砸器、刮削器为主,骨器有骨锥和骨针。动物化石主要有纳玛象、野牛、犀牛、野驴、赤鹿、转角羊、鸵鸟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古人类学家裴文中、省文物研究所谢飞等众多专家曾在此多次挖掘。1989年考古专家在此有了重大发现——骨针、骨锥,这是人类最早的缝纫工具。在全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极其罕见,这说明当时人类已能用兽皮、树皮、羽毛缝制简单的衣服。人类接近了文明的曙光,人类社会从此时由原始人群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爪村文化遗址有三大惊人发现,一是长达3.25米的纳玛象门齿化石,惊动了全国。二是骨针骨锥全国罕见。骨锥被专家称为“中国第一锥”。三是同一地区发现旧石器遗物如此丰富,文化层次如此分明,涵盖时代如此久长,在全国少有。爪村文化遗址基本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期,在全国同期文化遗址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爪村遗址出土的文物,不仅证明了华北地区是远古时期重要的人类和动植物栖息地,也充分证明了迁安就是古文献典籍中所讲述的大乐之野。

3、迁西东西寨遗址出土了黄帝时代美女砂岩雕像和黄帝使用的漏刻
    迁西旧属迁安,迁西东寨遗址出土了七千年前双人面砂岩石雕头像,为红色砂岩雕制而成,人面呈椭圆形,眼、嘴均用圆孔表示,背面有四个系孔。从东寨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判断,东寨遗址所处的年代应和兴隆洼遗址年代相当,早于红山文化。石像美女蒙的头巾质料推断应为丝织品,把我国纺织的历史向前推了三四千年,迁安古为令支,本义即为“纺织”。
    迁西西寨遗址东南角发现了一处祭祀遗址,后出土了大批玛瑙石像:有抄袖人头像、半身祼乳女人像、玛瑙猴头像。伴随玛瑙石像,同时出土了以英砂红褐色陶为主的泥质陶,器表满施纹饰,这些器物年代晚于兴隆洼文化,与赵宝沟文化年代相当(距今6200年)。西寨遗址还出土了用于测定四季的四季晷,与五千年前红山文化牛河梁圆坛的三衡测定的夏至日昼夜之比相差无几,说明它们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古籍记载,我国使用漏刻是从黄帝开始的。四季晷的出土,不仅证明了黄帝使用漏刻的开始,也充分说明黄帝时期迁安地区的文化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一般来说,都城大部分在科学相对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帝都造就了科学文化的发达,从科学文化发达的角度看,迁安就是黄帝帝都。

二、迁安境内现存的历史遗迹证明黄帝曾建都迁安

1、龙山上的石城:龙山地处滦河岸边,山势起伏舒缓,水草肥美,物产丰富。在龙山的半山腰,有南北两段长数十米的石墙,石墙由石块和泥土堆垒而成。如此简陋的石墙只能是原始社会末,生产力相对落后时期的建筑,根据众多历史文献推断,黄帝曾在龙山建有宫室,故石墙应为黄帝宫室的围墙。龙山脚下的爪村遗址和商周古墓遗址出土的大量历史文物表明,龙山一直是远古时期氏族部落和方国统治或活动的核心区域。在龙山石墙四周,当地人曾看见过巨大的石盆、石碗。龙山山脚散落或埋藏着大量陶片,非常粗糙简陋。这些粗糙的石器和陶器,代表的年代正与黄帝所处的时代相对应。

2、建昌营黄帝祠。建昌营城西曾建有黄帝庙,相传为汉代所建。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34年),为了纪念轩辕黄帝的历史功绩,在建昌营西北“莲花池”畔,修建了“轩辕庙”。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79年)抗倭明将戚继光重修了轩辕庙,并亲笔题写《重修建昌营轩辕庙碑记》以垂永祀。明熹宗天启六年,遵化巡抚贾维钥巡视建昌营,曾拜谒轩辕庙,并题写了楹联和诗句。同治六年(1867年)秋,建昌营西沙河大水,轩辕庙被冲毁,但戚继光题写的碑尚存。1966年该碑毁于文革铁锤之下。除了轩辕庙外,建昌营还建有风后庙,是为纪念黄帝的功臣风后而建的。建昌营东西大街中还有一座“三皇庙”,“三皇庙”供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座像。

3、蚕姑庙遗迹证实黄帝妃嫘祖在迁安养蚕抽丝。在迁安滦河西岸、沙河东岸有个蚕姑庙村,村东高地上有一处庙台遗址,蚕姑庙供奉的是荒史所称的黄帝元妃西陵氏。《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者,累也,绳索也。引申为丝或一束束的丝。嫘祖意为抽丝纺线之祖。嫘祖被后人奉为蚕神,被供奉,被祭祀。蚕姑庙来历久远,她的年代至今可以追溯到商代,殷时迁安为令支,令支字义就是纺织,当地人传说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此被困,蚕姑娘娘显灵,救了刘秀,后刘秀差人重修庙宇,可见庙的历史之悠久。

4、轩坡子出土的轩辕墓碑证实迁安有轩辕村:龙山西南20华里有一个村庄——轩坡子,村里多户人家姓轩,在村北香台寺出土了一块清代墓碑,碑上中间刻有“显祖考桧枝轩辕公讳孔儒配任氏之墓”,右上刻:“乾隆四十六年岁次辛丑季春月壬辰乙酉谷旦立”,左下刻有“孝孙轩辕尚德、尚义、曾孙璞、珮、珍、王奉祀,这是乾隆四十六年,轩辕尚德和轩辕尚义二人为他们的祖父立的碑,由此可见,轩坡子村的轩姓人家为复姓轩辕,轩坡子村原为轩辕村,为轩辕黄帝后裔居住地。

5、轩辕擂鼓台:《山海经•大荒东经》云:“东海之中有流波山……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迁安西北五重安乡境内有刘皮庄,有刘皮沙河,刘皮庄周围的山就是流波山,其西面就是迁西的大小猪头峪,南面是归口,正是文中所提的“夔”地,擂鼓台村正是黄帝造鼓的地方。该村距迁西西寨、东寨不足10里,是西沙河发源地,沙河古称缓虚水,根据甲骨文推断,缓是“玄”“爰”二字古文。“爰”与“辕”同,玄爰和天鼋同义同音假借。郭沫若也说天鼋就是轩辕,“虚”为城邑,古人居住的地方,缓虚即为轩辕虚,即黄帝居住的地方。《世本》说黄帝居彭城,彭城实际就是轩辕擂鼓台,“彭”字是擂鼓发出的声音,甲骨文中属形声字。

三、迁安有众多与黄帝有关的地名表明,迁安是黄帝的重要活动区域

    在现迁安境内534个行政村中,与黄帝有关的村名有106个,在现迁安的山川河流中,反映黄帝遗迹的山有14座,河有6条。106个比较显著的村庄有:车辕寨、木厂口、擂鼓台、芝草坞、三岭、桑园、大理、山叶口、蚕姑庙、爪村、野鸡坨、朱庄子、三角庄、文里庄、鸡鸣庄、望都庄、雷庄、刘皮庄、宫上、宗佐、安新庄、轩坡子、大玄庄、小玄庄、裴新庄、曲河、鸭河营、东新庄、西新庄、万军、枣行、树行、揣庄、森罗寨、教场沟、东牛山、谌新庄、桲林等。反映黄帝遗迹的有:黄台山、万军山、擂古台西山、挂云山、龙山、大边山、蟒山、岳野山、团山、灵山、尖山。河流有滦河、青龙河、岭口沙河、西沙河、素河、刘皮庄河等等。如果包括古代迁西、青龙、宽城、滦县北部及西北部的村庄、山峰、河流等,古迁安辖区有关黄帝的地名超过数千个,如此多与黄帝有关的地名,集中在迁安地区,足可以证明迁安是黄帝活动的重要地区。
版权所有:轩辕文化网
燕云大堂(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1765号-1
分享按钮